植保
首页 > 植保
环腐病症状和近似病害区分
发布日期:2024-07-08 作者:Sxq 浏览量:106 来源:学习笔记

1 环腐病田间植株症状

  带病种薯播种后,可以发生死苗,但一般发芽迟缓,生长缓慢,主茎生长较弱。开花以后,生长严重矮化,叶片出现黄化以及萎蔫症状。萎蔫从下部开始,逐渐发展到上部。叶片在萎蔫前出现叶脉之间的褪绿、变黄以至枯死。顶部未萎蔫叶片,其边缘有上卷趋势,色泽呈灰绿。但也有一些植株只表现卷叶而不萎蔫。

  病症因气候条件及品种不同而异。一般来说,病株初期在外表上同健株没有很大差别,只有到开花期,病株叶片才出现稍微变黄以及沿着中脉上卷,以后可能发生萎蔫,这一过程缓慢。如果夏季多雨而潮湿,病株不会过早死亡,约只比健株早死2周。但在干旱情况下,黄化、卷叶及萎蔫都发展比较快,因而植株死亡也较快。

地下茎没有特殊症状,即使剖开,也看不到任何组织病变。如有病变,那就不是环腐病所致。可以确定,已经有其它病菌混合侵染。

2 块茎症状

  病薯外表正常,但有些表现萎蔫的重病株,可能结的块茎小些或少些。

  沿维管束观察块茎纵切面,可以看到脐部深入块茎的维管束呈现水渍状的淡黄色至淡黄褐色。轻度感染的,伸向两面呈“八字形”;进一步的可以达到半环,而且环纹较粗;更进一步的可以达到全环,我们用手紧挤这种病薯,可以看到有乳黄色的脓状物溢出。这种症状在贮藏后期的病薯中最为明显,这时溢出物中除细菌外,还带有腐烂的细胞。有时块茎的整个外层可以剥离。环腐病的名称就是从病薯的这个环状腐烂而得的。

3 近似病害的区分

  ①同青枯病的区别。青枯病株在田间没有变色或卷叶便突然全株萎蔫。有时在萎蔫前,叶色也稍微变黄,但最主要的特点在茎下部的纵剖面上,维管束呈现褐色以至深褐色,这是环腐病所没有的症状。至于病薯的切面,青枯病也有环状病痕,但这个环是深褐色的挤压时有污白色的脓状物溢出。这种病害只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高温条件下(35℃-37℃),在我国北温带的马铃薯区一般不发生这种病害。

  ②同黑胫病的区别。黑胫病株在田间亦表现矮化、小叶、卷叶及叶黄化等现象,但是有一个显著的特点,便是茎基部,特别是在土表以下的部分变黑而腐烂。至于病薯的剖面,其黑色腐烂不成环状,往往沿着蔓基穿透块茎的中央,而且深黑色是其一个特点。

  ③同卷叶病的区别。这一病害在我国北部马铃薯产区较为普遍。在田间病株上,出现卷叶症有时也矮化,但无变黄现象。病叶略带革质,病薯一般无症状。有些品种,其病薯剖面会出现沿着大小维管束发生断断续续的黄褐色坏死斑,变称作网腐症。这种坏死斑在挤压时,没有脓状物溢出。

  自然条件下,马铃薯茎基可以许多种细菌和真菌的危害。因此,在地上部也可能出现如环腐病那样的症状,但把茎的下部连同块茎挖出,便可把真正环腐病区别开来。

  在窖藏中,马铃薯块茎往往还有镰刀菌所致的干腐,软腐细菌所致的湿腐等。它们常和环腐病发生在一起,加速了烂窖。特别是已得环腐病的块茎容易被这两种病菌所侵染。因此在窖里取出块茎来检验,有时比较困难,必须采取另外一些检测办法作进一步甄别。


上一篇:
下一篇:

版权所有:衡水安平县薯圈农艺服务工作室 冀ICP备2024073591号-1冀公网安备13112502000930号